王振海,汉族,大学本科,主管护师,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护士长。

在临床护理岗位坚守的十余年里,王振海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护士长。他始终以守护生命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团队建设为根基,在临床救治、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中践行医者初心,先后获省市级荣誉8项、院级荣誉多项。
以改革突破提效能,优化流程筑防线
面对急诊救治的时效性挑战,王振海积极参与推进多项流程革新。他建立“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无缝衔接机制,打破院前与院内的救治壁垒,让急危重症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大幅压缩,为生命抢救赢得关键窗口。主持设计的《医护一体化模式缩短毒蛇咬伤患者应用抗蛇毒血清时间》项目,获2024年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擂台赛“卓越案例”,并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作为杰出案例进行分享。


2024年11月获全国医院擂台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卓越案例”
以攻关反哺临床,推动成果促转化
王振海始终秉持“科研源于临床需求,成果服务临床实践”的理念,近三年聚焦急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取得多项成绩。他参与撰写2篇论文,申请2项专利(其中1项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开展2项课题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方案,切实提升急诊护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2024年获校级优秀教师

2023年7月获校级全英授课一等奖
以仁心仁术传温度,细微服务显关怀
急诊科室是生命救治的前沿阵地,更是传递医者温度的重要窗口。王振海始终将“患者至上”的理念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以细腻的关怀化解急诊患者的焦虑与无助,创新推行充满人文温度的服务举措,让冰冷的急救场景多了份温暖与安心。
以公益行动践责任,大爱无疆馈社会
作为医院“急救知识科普宣讲”志愿服务队的核心成员,王振海始终牢记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积极将急救知识与健康服务延伸至院外。他年均组织公益活动10余场,围绕“常见急救知识”“校园意外伤害处置”“家庭应急技能”等主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培训,年均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急救能力。连续5年参与赴百寿卫生院、堡里卫生院、黄沙卫生院等山区县义诊,惠及群众800余人。2022年支援靖西疫情防控期间,累计完成核酸采样1.2万人次,解答群众医疗咨询500余次,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急诊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4年5月17日到堡里卫生院进行“急救知识科普”
以薪火相传育人才,构建体系强力量
担任副护士长以来,王振海牵头建立“三阶递进”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夯实基础,每月组织急诊护理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严格把控新护士岗前培训质量,确保新护士岗前培训通过率达100%,为团队筑牢专业根基。强化实战,创新“情景工作坊模拟培训”,提升团队对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呼吸机管理等技术的应用能力。激发创新,组建青年科研小组,鼓励团队成员参与科研实践,近三年指导护理团队申报课题1项,发表论文5篇,专利11项。
以精细管理提质量,示范引领促发展
在团队建设与科室管理中,王振海以“规范化、精细化”为目标,推动急诊医学科实现全方位提升。在技术突破方面,2024年他带领科室斩获桂林市急诊急救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多次指导科室成员参加广西急诊CPR技能竞赛并获佳绩,彰显团队过硬的技术实力;在质量提升方面,他推行“护理质量闭环管理”模式,从问题发现、原因分析到整改落实、效果评估,形成全流程管控,推动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持续下降,2024年实现不良事件零发生;在人才成长方面,年均培养院内急诊专科护士4名、主管护师2名,团队中6人次在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
从急救一线冲锋在前的“排头兵”,到统筹团队发展的“领路人”;从钻研技术革新的“探索者”,到投身公益服务的“奉献者”,王振海用十余年的坚守与耕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正如他常说的:“急诊科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唯有精进不止、心怀大爱,才能不负白衣荣光。”

2022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志愿参与靖西市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