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8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桂林医科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药学院校院长论坛暨教学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本次大会以“数智驱动·专业发展:构建药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为主题,来自全国117家药学类院校的290余位院长、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时代药学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与新范式。
开幕式上,桂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马献力教授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在健康中国战略与科技革命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药学教育需打破传统范式,以“传承中创新、开放中突破”回应国家“四新”建设与大健康产业需求。他指出,药学作为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学科,是保障药物安全、推动“新药科”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李俊教授代表教指委致辞。他深刻阐述了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药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推动药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他希望与会代表能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为加快药学教育现代化、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教授作《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与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大会报告,他深入剖析生物医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路径;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姚文兵教授分享《中国高等药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创建与25年探索实践》,系统总结药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经验。院校交流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桂林医科大学等五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药学教育数智化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享前沿探索经验,指出数智技术正深度重塑药学教育内核,院校需打破学科壁垒,以“人工智能赋能、多链融合育人”为核心,构建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药学教育模式。
专题分论坛中,13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药创制研发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精准用药卓越药师型人才培养”、“智能制造与绿色制药卓越工程师型人才培养”以及“生命药学新药创制复合型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论坛聚焦药学、临床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专业方向,共同探讨了数智驱动下各类高质量药学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创新,绘制了药学教育专业发展与生态构建的实践蓝图。
作为承办单位,桂林医科大学在建校90周年之际,借此高层次学术平台,全面展示了学校在药学数智化教育、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果。与会嘉宾对学校精心的会务组织、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及药学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初步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会议期间,我校药学院也通过专题报告、成果展板等多种形式,与全国同行分享了在“数智驱动”背景下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桂医方案”,获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与会代表认为,论坛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交流充分,为全国药学教育工作者应对数智时代挑战、加快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与合作契机。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推动会议成果转化,共同为打造药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文/孙黄辉 图/药学院)

大会现场

马献力致欢迎辞

李俊在开幕式上讲话

李校堃作大会报告

姚文兵作大会报告





院校交流

分论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