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平熬村、乐江镇西腰村洋溢着喜庆与热情。村民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手执琵琶与芦笙,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为即将到来的90周年校庆精心准备。
在西腰村文化广场,芦笙队的队员们精神抖擞、步伐整齐,芦笙声声浑厚悠扬,展现了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支由十余位村民组成的芦笙队,是我校结合当地侗族文化特色帮助组建的,让一度沉寂的芦笙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平熬村的琵琶队同样引人注目。从最初的十余名爱好者,发展到如今五十多人的固定队伍,队员们利用农闲时间积极排练,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还成了平熬村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
平熬村牙寨组文艺队长兰姐感慨道:“感谢桂林医科大学的精准帮扶,让我们不仅脱了贫,精神上也富了起来。琵琶声中,有我们乡村振兴的喜悦,更有对帮扶单位说不尽的感激!”
西腰村芦笙队蒙大叔激动地回忆:“过去路窄车难进,钩藤卖不出好价钱,哪有心思想文化活动?桂林医科大学对口帮扶之后,路宽了、灯亮了、寨门立起来了,钩藤也能顺利外销。他们还帮我们组建芦笙队,送乐器、建戏台,现在我们收入增长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西腰村党支部副书记表示:“能被邀请参加校庆,大家都特别激动,一定要把最好的表演展现给桂医的师生们,让他们看到我们在他们的帮助下变得多有精神!这份情,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10月18日我校迎来建校90周年华诞。为营造浓厚校庆氛围,展现学校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特别邀请结对帮扶村的文艺队伍共庆华诞,共话发展。
(文、图/秦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