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风华,学术报国。2025年10月11日,我校人文与管理学院承办的首届“健康治理两江论坛”在临桂校区科学实验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来自复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知名学者及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200名师生参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开幕式上,副校长李清华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在新文科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人工智能为医学与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注入了新动能,期待论坛能激发思维碰撞,为健康治理开辟新路径。
顶尖学者汇聚,共议前沿议题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分享了前沿见解。复旦大学罗力教授提出了“健康积分制度”构想,旨在激发个体健康责任意识,借助新技术缩小医患信息差。哈尔滨医科大学吴群红教授指出,卫生管理教育需通过AI实现从知识传授到思维重构的转变,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AI驱动卫生管理:从理论到实践
专题研讨聚焦AI在卫生政策、医院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冯占春教授强调,需构建本土化理论体系,并关注三医协同、分级诊疗等改革热点。南方医科大学王冬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中的赋能路径。指出AI正在重塑医疗服务模式,学科发展需积极应对这一变革。西安交通大学周忠良教授通过实证数据,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潜力与风险,强调需优化算法与监管。中国人民大学王俊教授分享了AI在医院管理中的典型案例,指出其正推动管理模式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预测”。
聚焦未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段宇锋教授提出,应通过技术赋能优化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培养体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鹏教授,从专业建设、学位授与、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等不同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建设的思考,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新文科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内蒙古医科大学张楠教授分享了该校MPA学科建设经验,包括案例开发与社会实践,并介绍了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复旦大学牛军钰研究员分享了税务垂域大模型在政策分析等场景的应用,展示了多Agent系统的协同效能。
教学革新:AI赋能课堂实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冲教授以“教学-科研-科普”一体化平台及“筷子手搓无人机”等生动案例,阐释了AI如何深度融入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论坛带来了一线教学的创新实践。
闭幕式上,科学技术研究院社科处处长杨小丽教授总结指出,论坛为健康治理与新文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专业学位与前沿领域研究,为健康广西、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


(论坛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