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活动

桂林医科大学举办2025级班级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会

发布日期:25-11-09 21:51:59

为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校园心理支持体系中的桥梁作用,2025年10月至11月,桂林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面向校园全体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同盟会成员及自愿报名的宿舍长,开展了一系列系统化、专业化的心理委员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以“提升心理素养,共建健康班级”为主题,围绕心理委员的职责认知、心理观察与识别、沟通倾听技巧、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我关怀等内容,设计了四次专题课程,由桂林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戴玲老师主讲。

第一次培训:心理委员职能---心理健康知识与班级心理观察基础

10月22日晚,培训在临桂校区N202教室拉开帷幕。戴玲老师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入手,结合真实案例与数据,讲解了“正常情绪波动”与“需干预心理问题”的区分标准,并重点介绍了心理危机信号的识别要点。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分享班级中“容易被忽视的心理细节”,如“长期独来独往”“突然退出集体活动”等,增强了大家对心理状态的敏感度与责任感。

第二次培训:沟通与倾听——建立班级心理信任桥梁

10月24日晚,第二次培训继续在N202教室进行。戴老师通过讲解“非评判性倾听三要素”与“共情表达公式”,引导心理委员学会在沟通中营造安全感。在角色扮演环节,同学们模拟“学业焦虑倾诉”“宿舍矛盾调解”等场景,现场演练沟通技巧,老师逐一指导,帮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用心倾听、用情回应”的真谛。

第三次培训:心理危机初步干预与专业资源转介

10月31日晚,培训地点转为N104教室,主题聚焦于心理危机的初步干预与资源转介。戴老师系统讲解了“陪伴-稳控-转介”三步法,并组织模拟演练,让同学们在仿真情境中学习如何稳定同学情绪、及时联系专业支持。校内外心理资源的详细介绍,也为心理委员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第四次培训:自我关怀与班级心理健康氛围营造

11月7日晚,最后一次培训在N210教室温馨展开。本次课程关注心理委员的自我情绪管理与班级心理氛围营造。通过“5分钟呼吸法”“情绪日记”等实操练习,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在助人之余关照自身。此外,大家还共同探讨了如何设计轻松有趣的班级心理活动,如“心理小技巧分享”“情绪吐槽角”等,让心理健康融入日常之中。

通过本次系列培训不仅提升了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在班级中传播心理关怀、营造积极氛围的使命感。心理健康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心理委员则是这座基石旁最贴心的守护者。桂林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持续推进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共同构建一个理解、接纳、温暖的校园心理环境。

图/欧锦春

文/陈如君

一审/郭孝军 一校/陈维维

二审/周小群 二校/何雯

三审/张国栋 三校/高雷


临桂校区地址:桂林市临桂区致远路1号 邮编:541199

桂林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