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优秀教师事迹
来源:药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09 15:20:18 编辑:药学院

坚守教育初心   践行育人使命

——记桂林医科大学药学院王榕老师


王榕,中共党员,药学院讲师,博士,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自治区级示范课程团队成员。主讲《药物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课程思政组一等奖、第二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大赛三等奖等多个教学竞赛奖项,多次获得桂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还获得了学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         坚守初心:以思政为魂,筑牢育人根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王榕扎根教育事业的不变信念。她始终紧跟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立足药学专业特色和课程性质,梳理出“质量生命线、法规伦理线、科学精神线、职业品格线”四条思政主线,并围绕这四条主线,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齐二药事件、梅花K黄柏胶囊事件等思政案例巧妙融入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工作作风。

王榕及其团队主讲的《药物分析》课程获批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所在的教学团队入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其探索的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还曾在全国药物分析教学研讨会上以《如盐入水,润物无声 —— 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得到中国药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专家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笃学精进:以竞赛为梯,锤炼教学硬功

2019年刚刚成为一名教师的王榕深知自身与优秀教师之间还相距甚远,为了快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她积极投身各类教学比赛,把每一次参赛作为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到课堂呈现,逐节打磨优化。通过一次次的实践磨炼,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学习新的方法,反思改进、不断提升王榕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教师。从最初的榜上无名,一步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教学荣誉,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课程思政组一等奖、第二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大赛三等奖、桂林医科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桂林医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桂林医学院2024年教育教学数字化大赛三等奖桂林医学院2023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23年和2025年均获评校级优秀教师。

深耕课堂:以学生为本,点亮成长之路

王榕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PBL、Sandwich等多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每学期学生评教均在90分以上。她课后经常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和指导。2023年指导2名本科生在第七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24年再度指导2名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勇毅创新:以改革为帆,赋能质量提升

在每堂课结束后,王榕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细节的处理等方面反思教学过程并与教学团队探讨如何改进优化,不断改善进步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王榕与教学团队依托MOOC平台共同建设《药物分析》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课内课外协同,为学生提供了高阶、创新、有挑战度的学习体验。该课程最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她和教学团队创新构建了“感知思辨内化践行”CCIP四阶递进式教学模式,提出“德业共铸、知行融通、多维评价” 的三位一体创新举措——通过案例感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问题思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通过实践内化推动学生知行合一,通过多维评价全面衡量育人成效,真正将“厚药德、守药规、精药技” 的培养目标融入教学各环节,为高素质药学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教书育人是教师一生的使命,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立德修身,潜心治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征程上步履不停,用每一堂精心设计的课夯实学生的专业根基,用每一次耐心细致的指导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国家医药事业培养更多“懂专业、有担当、守初心”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

 版权所有©桂林医科大学